|
谈到男人和女人的交往,说得直接一点,是围绕“性”,没有“性”这个角色的作用,男人和女人的交往不会持久,也不会热烈。在男人和女人交往中,如果“性”的目的完成,多数的男人不会再愿意花很长的时间去和那个女人守在一起,去谈天说地。这不是由于知识上的差别,即使这个女人的文化教养高于那个男人,多数男人表现出来的还是有点不耐烦,男人只有在要求“性”的时候才会有相当的耐心,而这个耐心也是建立在那个“性”要求会得到满足的基础上。
这种男女之间难以交往的因素,最主要的还是由于男女心理上的差别以及思维方式上的不同造成的,女人都是感觉性的思维,缺少逻辑和判断,眼光着力于自我感情上的认同;而男人不一样,是逻辑和求证上的严格,他的思维方式是以社会性活动为基础的,不是以某个对象如女朋友、情人等为基础的,小一点,是要得到他生活圈子里的一些人的认同,大一点,是要求多数人普遍人的接受。这种思维上的差别,就导致了男人和女人在一起谈的话题,主要是情感、气候、某某传闻等锁碎的事,而在情感方面,是女人唯一能够吸引一个男人长时间坐在她身边细听的事,并且男人也就在这个时候,曲折了向他爱慕的对象表达“性”的要求----这个曲折的行为和方式,人们通常称之为“爱情”。
佛洛依德有一句很夸张的说法,认为人类的原动力是“性”,没有性这个角色,人类自我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黑格尔的名言是:恶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这个“恶”也应该包括性在里面。而中国的哲学在一定的程度上是相当虚伪的,“人之初,性本善。”,纯粹体现了中国文化的道教思想,没有从根本上分析“人”这个本来特征。
既然男女之间交往最直接的原因是“性”,就有没有理由在男女之间要接触“性”时加入一道鸿沟------“爱情”?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应该追溯到《圣经》,《圣经》在这个问题上的辅导也是虚伪人性的。
在蛇引诱了亚当和夏娃吃了智慧果后,她们发觉自身的丑陋,尤其是夏娃用了一片无花果叶把自己的那块圣地遮了起来。在这里,尽管喻意是遮羞的,却在一定的程度上,设置了男人和女人之间“性”的直接障碍,如果男人要得到“性”,你必须先拿下那片无花果叶,这片无花果叶并不能够经受得住一定力量的折腾,设想一下,如果亚当要求“性”而夏娃不同意,只要亚当略为带有暴力上的倾向,无花果叶就很容易被撕破,这在里,我倒不敢想象,女人在“性”上,通常屈从于男人的暴力,是不是圣经在这里也喻示了:女人在性上设置的障碍其实也是很脆弱的,只要一个男人有足够的勇敢,同样能够得到“性”----而不需要通过“爱情”来走许多路。
男人的另一特征是征服性的,一种是直接的征服,另一种是间接的征服;要征服对象就必然要去攻击他的对象,洛伦茨在他的《攻击与人性》中,从解剖学的意义上,分析了男人的攻击性,他说,男人的骨格和肌肉都是三角形的,尤如矛一样,是主动攻击性的特征,女人的骨格和肌肉是弧线形的,是柔性和被动性的。表现在两性交往中,男人是主动的,女人是被动的。
为了让夏娃自己去掉寻片无花果叶,男人间接的征服就是通过自己的社会力量如才华、地位、荣誉等,还有就是甜言蜜语的“爱情”,这种方式还可以换来双方内心甜蜜的感受,至少在女人心中,男人尊重了她的那片无花果叶。直接的征服就是男人通过某种交换而达到他的“性”目的,心理上除了征服的快感之外,不会有任何内心甜蜜的感受,而这时的女性,“性”只是作为某种工具,是物化了的工具。这种物化了的工具,很难说明是女人的一种胜利还是一种悲哀。因为男人在这个时候,实际上是工具化下的工具。
正是由于这片无花果叶,男人要求女人的“性”有了不同的方式,不管是如何得到的,其目的是一样的,只不过是方法不同,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性”。
所以,好色的男人与不好色的男人,除了在身体发育上即荷尔蒙分泌上的强弱分别之外,本质上没有好色的男人与不好色的男人的区别,假如夏娃没有挂上那片无花果叶,男女之间的“性”满足就象握手拥抱一样能够很简单地得到,这个男女之间的“爱情”也就会不复存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