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孩 女孩 两性 爱情 恋爱 网恋 情书 校园 星座 游戏 测试 MIDI QQ 聊天 笑话 谜语 大话西游 下载

非常男孩
加入收藏夹
设置为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大话西游>>大话大话>>从周星驰现象看“后现代”文化
上部    下部
从周星驰现象看“后现代”文化(下)

丁伟



  (四)文化饕餐“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看周星驰的片子已经大三了。那次是看《唐伯虎点秋香》,第一次看就看懂了。禁不住大笑之后,却又禁不住的遗情抱憾,深以竟然没早一点恭迎为恨事。待到零零落落断断续续出门西向而笑把周星驰的片子都找来看了,其间不止一遍,时而习之。好歹补上了这一课,并没有得意满足脱胎换骨,反而郁郁寡欢耿耿于怀的感觉愈加绕梁未绝挥之不去--为什么就看完了呢?如果一部都没看过直到现在才去恶补饕餐那该多好啊?

  “家乡的人们得到他们想要的,却又失去他们拥有的”、“最后的乐园就是失去的乐园”。类似的愤恨,相同的遗憾,以及“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信誓旦旦,其实不知已经闹过无数反复多少回合了。看古龙的“小李飞刀”,看村上春树的《且听风吟》,听BON JOVI的《SANTEFE》,听PAUL SIMON的《BORN IN PORTO RICO》…… 这种体验与日俱增,这种审美酒入愁肠,几乎不能自已,更是难以自拨。这种体验和审美可能有些不以为然,显得不合时宜,但她是属于某一类人的,这也就是所谓的“性情中人”!

  纯属个人化的感受为研究九十年代的“后现代主义”和香港的“无厘头电影”提供了感性佐证。无厘头电影应属后现代文化一脉,后现代主义的悲观厌世、及时行乐、肆意狂欢、破坏秩序、解构正统、无深度表现等等,无一不在无厘头电影中读出。所谓“无厘头”原是广东佛山等地粤语俗话“没来由”,意思是一个人说话做事都没有明确目的,无中心,无逻辑,令人难以理解,但也并非没有道理。最初周星驰在《盖世豪侠》中就是这样的演绎,竟被观众看好。这些电影全部用粤语对白,尤其是近年流行厘语,迅速在社会上(尤其是青少年中)形成一股风潮。无厘头电影有着自己独特的社会内涵和文化土壤,同时新生代的消费需求和影片自身的求新求变促使无厘头电影在不经意间诞生了。

  《唐伯虎点秋香》(1993年)简直是在做翻案文章,一举改变了几千年来唐伯虎在人们心目中的传统形象。周星驰演饰的唐伯虎,出身武林世家,娶了八个老婆,用祝枝山的人体作画,江南四大才子出游一次无异于“狼来了”,为了秋香三笑混进华府,甘作下人内奸伴书郎,斗败夺命书生,秋香盈怀在抱。好一场古今闹剧,好一场人间喜剧!“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多贪念。”这一盘大杂烩一阙交响乐,精彩演绎了一出才子佳人红杏出墙的艳情故事,一个恨无知音赏遇人而不淑的才子,被一个出于淤泥而不染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丫环感动了。一个世界开启了,一位女神降临了。风儿轻轻的吹,鸟儿盈盈的舞。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合谐。“秋--香”!这是来自民间的鲜活气息,这是来自凡人的真诚情感。大俗就是大雅,歌笑就是歌哭。“永恒之女性,引导人类上升。”

  有种理论认为周星驰演技根本不行,只是商业包装出来的怪力乱神,什么意义啊文化啊性情啊都是强加上去的。无厘头电影也只会昙花一现小打小闹,成不了气候入不了主流进不了香港电影发展史。这种理论其实暧昧意味十足,一方面承认“后现代社会”的多元化文化现象,一方面却以正统道德观念将周星驰一棍子打死。两者都有些说不过去,既违背搞笑片的初衷就是“看了就笑,笑过即忘”的快餐饭和易碎品,而且也忽略了一些基本的事实:周星驰十年间拍过47部电影,与成龙、吴宇森们的英雄世界相持未决鼎足而立,影响和感染都非同一般。周星驰的演技风格在香港影视圈不胫而走蔚然成风,周星驰的语言动作表情在中小学生中更是深入人心效者甚众。周星驰的轰动效果与《少年维特之烦恼》、《麦田守望者》等引起的连锁反应可以相互媲美矣。票房纪录自1990年始,除4 部影片外,其余全部突破千万港元。90年的《赌圣》、91年的《逃学威龙》、92年的《审死官》、93年的《唐伯虎点秋香》,均一再突破票房纪录,高居本年度票房榜首。而专家首肯更令周星驰生色增浑:88年周星驰以《霹雳先锋》中独特表演,获得第25届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又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配角与最有前途新人提名;92年周星驰主演《审死官》,荣获亚太影帝称号;95年主演《西游记》,获香港影评人协会主办的第一届金紫荆奖影帝。新近兴起的古惑仔电影,更与周星驰此呼彼应。风靡一时的无厘头电影作为90年代香港通俗文化重要的一员,不能不折射出香港人集体无意识的特殊心理。

  “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已经无所不包了,文化和工业生产和商品已经紧紧结合在一起,如电影工业、大批生产的录音带、录像带等。在十九世纪,文化还被理解为只是听高雅音乐、欣赏绘画或是看歌剧,文化仍然上逃避现实的一种方法。而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已经从过去那种特定的文化圈层中扩张出来,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消费品。”香港搞笑片是典型的“文化商品”,“文化商品”所具有的特征和属性都能在香港搞笑片特别是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中读出。它们的基础即是商业资金投入,而又从多方面进行模仿、拼贴、移植、戏拟、反写、改编、怪力乱神,竭尽嬉笑怒骂、玩世不恭之能事,最终的商业效果只不过追求观众们的“看了即笑,笑过就忘”的游戏状态和消遣心理罢了。实际上,香港搞笑片之所以能大红大紫,周星驰之流之所以能如日升天,无非占了世纪末的便宜和吃了没文化的亏了。这个时代,这个社会,只能产生周星驰这样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新人”,也只能造就搞笑片这样的“后现代经典文本”。媚俗啊,媚俗,不在“零散化”中欢呼雀跃,就在“大团圆”欣喜若狂!

  “大团圆”的结局着实令人皆大欢喜。看书听音乐看电影从来都是“智者乐山,仁者乐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借他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垒块”。用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来说,文本是一个开放性结构,读者有一种“前理解”视野,读者欣赏文本就构成了“视界融合”和“效果历史”。古龙写道,“江湖中的事永远充满了刺激,无论谁都想听听的,每个人心里多少都有些积郁。听着这些江湖豪杰、武林奇侠的故事,不知不觉就会将自己和故事中的人物融为一体,心里的积郁也就是在不知不觉中发泄了。”

  不求解放全人类,只求解放我自己。既然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那么又何妨以“美丽的谎言”和“人性的证明”来换取一个“大团圆”呢?BEYOND唱道:“我与你放纵此刻千金的一晚,过去了我不须记放心中。漆黑中一触的恋爱放纵不羁,不须把真意对待你。”周星驰说道:“拜托--留点回忆好不好?”于是喜剧大师卓别林携漂亮姑娘走向未知的远方,“生命中终究难舍蓝蓝的白云天”。“喜剧之王”周星驰受够了家务事清算了豪门恩怨打发了新闻发布会,秋香终于盈怀在抱,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观众们感叹一番艳羡之余,也获得了心理满足和精神快感。

  当然文化有多种定义,“后现代主义”文化只能算其中一种,并且是最为丰富多彩、最为乱七八糟的一种。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在《启蒙哲学》中说,“文化指一群人特有的生活方式和人造环境。”按此定义,造成文化区分的标准主要是地域,文化类型的时间等差也让位于地域的结构分布,所以无厘头电影的个性突出、现象斐然就在于香港这块多元化的、后殖民的土壤。美国思想家丹尼尔·贝尔追随卡西尔,“我所谓文化,是指象征形式的领域。它集中于表现的象征主义方面,这些都试图以想象形式去开挖并表达人类生存的意义。文化模式(Moclalities) 源于所有人类面临的生存环境,不受时代的限制,基于意识的本质。”于是,香港搞笑片作为消费文化,也象征了香港现代社会人类的生存意义。

  法国的布迪厄则认为,“文化的表述立场只能是双向否定(Double Refusal),它的深层结构是:我讨厌X,但我同样讨厌X的相反。”人们一边欣赏周星驰的创意和新奇,一边也腻烦他的虚饰和造作,然而内心的压抑、焦虑和苦闷,都在《唐伯虎点秋香》“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儿女吟唱中得到了豁然冰释。“恰似那姹紫嫣红开遍,都付与断井残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几家院”,那是一个乐园,那是一种梦境。

  (五)政治情结:虽千万人吾往矣

  政治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沉重话题,知识分子是另一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沉重话题。知识分子与政治更是一个“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的沉重话题。在社会史和文化史上,这样的话题版本不厌其烦,留给人的创伤难以抚平刻下的记忆也难以诉清。而周星驰塑造的韦小宝,却给这样的话题树立了“另类”的典范。

  韦小宝出身妓院,生下来不知其父是谁。少年嬉皮笑脸油嘴滑舌顽皮跳挞,在买醉和卖笑的风月场如鱼得水耍尽聪明。特殊机缘溜进皇宫跟康熙大帝成了好朋友,偶然之际又拜红花会总舵主陈近南为师,红道黑道白道通吃,享尽人间风流快活。政治诗人们从韦公公身上看到了“反清复明,重拯社稷”的渺茫希望,奉劝他取代旧皇建立新朝。本来就是小人得志,低级趣味,政治情结自然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鹿鼎记》俨然是一部政治寓言,更是一种反乌托邦。类似的还有乔治·奥维尔的《1984》,扎米亚京的《我们》等。但这些经典都是文字,还存在障碍,周星驰则是演戏,直入人心。韦小宝把知识分子的千秋救国梦打得粉碎,开尽了玩笑,十足得讥讽,一丝面子都不讲,一缕余地都不留,政治大历史被“选学妖孽桐城谬种”红尘野孩子给“反动”了。韦小宝对八个老婆发牢骚喊道:“皇帝逼我去打天地会,天地会逼我去打皇帝。老子脚踏两只船,两面不讨好。不干了,老子说什么也不干了!”也许周星星值不得这样的“比较诗学”和“神圣记忆”,但他所赋予的政治寓言和文化意义,则不能不让人浮想联翩想入非非,“在此仰望上古的荣光”!

  1640年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第二四开本”正式出版,一年以后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第一部第一版在马德里出版,这是发生在17世纪初世界文学的两件大事。一个疯颠可笑的骑士,一个单纯的复仇英雄,成了人类共同精神命题的两大典型。英国浪漫派代表柯尔律治在“关于莎士比亚的演讲”中,把哈姆雷特的性格核心规定为“行为的拖延”。在文学家的笔下,哈姆雷特越来越具有了“思想家”“哲学家”的品格;而堂吉诃德作为一个“梦想家”对于精神的渴求,也引起了所有人的共鸣。

  思想与行动的关系是困扰知识分子的精神命题之一。海涅从“通过毁灭物质来美化精神”的德国知识分子身上,看到了堂吉诃德的影子。鲁讯也反问那些“咸与维新”的知识分子,“你们将黄金时代的出现预约给这些人们的子孙了,但有什么给自己呢?”胡适留美归来,相信改造社会必须从改造文化入手,自我约束“二十年不谈政治”,朋友们笑谑道:“适之是处女,我们是妓女。”然而不久胡适就大谈政治,参与运作,处女金身立破。想当处女又不甘心,想当妓女又觉可耻,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莫名尴尬和深刻矛盾。

  从韦小宝说到知识分子,从电影演员说到文学形象,从行动说到思想,其实是种一厢情愿、自作多情的文化解读。它注定是自相矛盾、自我解构的:既包含对“行动”必然造成的破坏性后果(包括对于“精神”的摧毁)的不安与恐惧,以及自身应对这些后果负责的负疚与忏悔,又孕含自身既反叛“旧世界”为“旧世界”所不容,又属于“旧世界”将随之而毁灭的悲剧性命运的自省与痛苦。这一切,最终归结为“思想的实现即思想自身以及思想者自身的毁灭”的精神命题。而周星驰为这样的精神命题提供了印证,作出了尝试,并且暗含了大破坏的快意和大建设的渺茫--政治情结,魂兮归来!

  于是,法国五月风暴中,“结构不上街”成了一种玩笑。五四启蒙运动中,大学生游行成了一种历史。现代文明社会中,“中国人说不”成了一句口号。周星驰这个小人说尽了知识分子共同的心事与梦寐,也暴露了精神命题所有的能指与所指,政治情结无意中成了香港电影的一大卖点,而“历史总是在歪打正着中前进”(米兰·昆德拉语)。

  (六)爱情悲剧:人生而自由而无往不在枷锁中

  这是法国启蒙时期代表性人物卢梭发出的一句浩叹。与之相互呼应彼此印照的还有台湾三毛评价香港金庸所说的一句感触:“他写尽了几千年来人类的一个情字。”而“我只不过想研究一下人与人之间的一些微妙的感情。”这句话说得轻描淡写举重若轻,孰不知“感情是一件很玄的东西”,难以理解也不可说尽。情境之中的人想脱身而出,围城之外的人想破门而入,人永远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平民化的世俗化的男女恩爱愿作鸳鸯不作仙,历经风雨而不悔固然令人欣慰,造化弄人命运多舛为了爱而选择恨正是有情却似无情,宁愿天下人负我我也不负天下人的爱情悲剧更加令感动。而最人欲哭无泪黯然神伤的却是,“永远只能过那种悲哀的流浪生活”,这已经不仅悲壮,而且更是神圣了。

  《大话西游》给了我们这种悲壮和神圣。这是性情眼光读将出来的。“我们要是在一起多好啊。”“这么想一想不也是挺好的吗?”语言总是那么的软弱无力无聊透顶,比人还要靠不住,比爱情和金钱还要靠不住,那么只好明镜非台拈花微笑了。《离婚了别再来找我》影片很沉重很现实很严肃,却让人止不住的发笑。一种痛痒的想笑。《大话西游》如此轻松如此简单如此搞笑,却让人难以自抑的想哭。一种痛痒的想哭。生之痛痒与爱之痛痒。“人生非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意大利小说家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说:“所有对经典的重新阅读都是一种发现,如同第一次阅读。经典是这样一种著作,它不断引生批判它的种种论说的云朵,而又不停的将其摆脱。它永远不会完结它所要叙说的东西。”那么我们就重新阅读吧,再次跟随齐天大圣“本我--自我--超我”的心理历程去作“情天孽海”的“大话西游”。

  唐三藏(罗家英)师徒四人往取西经,途中孙悟空(周星驰)和牛魔王合谋欲吃唐僧肉,并抢走月光宝盒。观音大士出现阻止,并欲将悟空灭掉免为害苍生,唐三藏以命相换。以赎其罪,孙悟空五百年后投胎为山贼大哥至尊宝。至尊宝爱上与蜘蛛精春三十娘(蓝洁瑛)一起前来吃唐僧肉的白骨精白晶晶(莫文蔚)。后来白晶晶自杀身亡,至尊宝借用月光宝盒使时光倒流,穿越时间去救白晶晶。谁知一下子回到五百年前的盘丝洞,遇见紫霞仙子(朱茵),脚板被紫霞烙上三粒痣,变成了孙悟空。至尊宝无意中拔出了紫霞的紫青宝剑,紫霞遂向他说出意中人是他。但至尊宝拒不承认自己是孙悟空,仍然寻找着五百年前给他负心抛弃的白晶晶,甚至狠心放弃紫霞对他的一片真情挚爱。经过一番变故,至尊宝和菩提大祖回到盘丝洞,找到白晶晶却发现这是一场错爱,至尊宝方知最爱是紫霞。其时蜘蛛精追到,至尊宝肉身死去,回复到孙悟空的真身,也换来了人生的领悟。于是他皈依佛教,放弃了对紫霞的爱,战胜了牛魔王,踏上护送唐僧西去取经之路。

  就在至尊宝弃绝红尘,带上金箍之时,他说了一段爱情圣经:“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但是我没有珍惜,等到了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尘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可以给我一个机会再来一次的话,我会跟那个女孩子说‘我爱你’。如果非要把这份爱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也许《大话西游》不算周星驰最为成功的片子,但在大学生的圈子里却最有魅力。“搞笑只是周星星的方式,他要表达另一种东西。”“《大话西游》和《西游记》没什么关系,只是假托里面的人物叙述另外一个故事。”这种性情解读,只能发生在尚未面临大抉择和大扬弃的大学生身上。

  《后西游记》里说,顽皮也要顽皮,结果也须结果。这是最为恰当的写照,再怎么妄言断臂,虚说脔身,诵经拜谶,装佛造像,终究得还原一个自由自在身。套用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唐僧是“超我”,孙悟空是“本我”,代表“人性的绝对自由”,追求生命的无限、行为的无限和自我的无限,最终超越自我,修炼成佛。影片中有一段真实而残酷的生死离别,执手泪眼,我佛如来若真“太上忘情”,看破红尘,他就不会普渡众生了。

  (七)有话好好说

  以下的对话和镜头都出自周星驰电影中的经典片段,相信每个人都会耳熟能详过目不忘的。周星驰的魅力就在于他说了一些让人怦然心动和醍醐灌顶的对话,搞笑片的深刻也在于制作了一些出其不意而又恍然大悟的镜头。这些对话和镜头当然值得社会解读、娱乐解读、商业解读和性情解读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经典到了最后也就只剩下了怀旧。笔者颇费一番功夫,搜而集之,提而炼之,点而评之,广而告之矣。

  1.二当家:帮主,我听说中了七伤拳,首先是变斗鸡眼,然后耳朵失聪听不到声音,最后声线失控说话全部都走音,最后五脏六腑爆炸,然后就死定了!帮主 ,你的斗鸡眼很严重吗?
  至尊宝:谁说我斗鸡眼?我只是把视线集中在一点以改变我以往对事物的看法,干吗?造谣我不行了,想抢我的位子?

  点评:深圳特区报主编解释其报业大楼的“报眼”,称“搞新闻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与此段对白有异曲同工之妙。

  2.(孙悟空趁乱溜走,却看见刚才被“打死”的瞎子等人也在逃命……)
  至尊宝:喂,瞎子,你不是死了吗?
  瞎子:我们刚刚是装死的!
  至尊宝:I服了You!

  点评:掺夹香港俚语,一是出自青少年之口,一是蛊惑全社会之心,新奇而乱离的语言说出了香港"后殖民地文化"的性质。

  3.(至尊宝无意间从地下挖出可以利用月亮光华穿梭时空的月光宝盒,突然一股神秘的力量将至尊宝引到了水帘洞。至尊宝在洞中找到一幅图画,图画自行点燃飘在半空。)
  画外音:孙悟空,你当年罪恶滔天,希望你今生会大彻大悟,痛改前非!
  至尊宝:谁在说话?
  画外音:五百年前你师傅唐三藏为了赎你一命,牺牲了他自己,玉皇大帝特意安排你五百年后重投人间,希望你能学你师傅一样舍己为人,把你过去的一切罪孽洗清,只要你肯自愿带上金刚圈,肯改过自新,就可以变回法力无边的齐天大圣,到时候你就要负起取西经的重任,把历史重改,不过从此人间一切与你无关,再不能有半点情欲半点留恋,要全心皈依我佛。你还没有变成真正的孙悟空托世,这是因为你还没有遇上那个给你三颗痣的人,当你遇上他之后你的一生就会改变。
  至尊宝:跟我说话吗?不是跟我说的吧?认错人啦!

  点评:中国男人从不轻易表露自己的真实感情,无论是正经人,还是嬉痞士,不管是神圣的责任感,还是伟大的无聊感。

  4.至尊宝:坦白说,我不是你徒弟,我更不想是你的徒弟!大师你慈悲为怀,你就放了我一马吧,好吗?
  唐僧:悟空,你知不知道什么是铛铛铛铛铛铛?
  至尊宝:什么铛铛铛铛?
  唐僧:铛得铛铛铛铛铛,就是
  (唱道)
  On--ly you--!能伴我去西经;On--lyyou--!能杀妖和除魔;Only you能保护我,叫螃蟹和蚌精无法吃我;你本领最大,就是   Only you--!
  至尊宝:哎……
  唐僧:On--ly you--!别怪师傅嘀咕;戴上金箍儿,别怕死别颤抖;背黑锅我来,送死你去,拼全力为众生!牺牲也值得,喃呒阿弥陀佛!
  至尊宝:我真的不行啊,我跟你说……
  唐僧:On-On--!
  至尊宝:On你妈个头啊!你有完没完啊!
  (一拳将唐僧打倒)
  我已经跟你说过我不行了,你还要On-On-!On-On-!完全不理人家受得了受不了,你再On我一刀捅死你!
  唐僧:悟空,你尽管捅死我吧,生又何哀,死又何苦,等你明白了舍生取义,自然会回来跟我唱这首歌的!喃呒阿弥陀佛、喃呒阿弥陀佛、喃呒阿弥陀佛……
  (至尊宝掩耳逃走。)

  点评:拼贴是“后现代”的特殊现象,新闻发布会、电视广告、流行歌曲、颁奖晚会、行为艺术、古代历史事件、国外普罗文化、社会现象、现世人心等,无一处无来历,任何一点皆能入戏。

  5.唐僧:所以说做妖就象做人一样,要有仁慈的心,有了仁慈的心,就不再是妖,是人妖。
  (小妖甲开始呕吐。)
  唐僧:人和妖精都是妈生的,不同的是人是人他妈的,妖是妖他妈的……
  小妖甲:我受不了啦--!
  (拔刀自尽)
  唐僧:你妈贵姓啊?
  小妖乙:啊--!
  (精神崩溃)

  点评:起初说话罗嗦,后来说话简洁,以至尊宝戴上金箍为转折。人有形相,神有造相,但终究花落无言,人淡如菊,拈花微笑,沉默是金。这是一个过程 ,这是一种境界。

  6.观音:我要再提醒你一次,金箍戴上之后你再也不是个凡人,人世间的情欲不能再沾半点。如果动心这个金箍就会在你头上越收越紧,苦不堪言!
  至尊宝:听到!
  观音:在戴上这个金箍之前,你还有什么话想说?
  (尊宝双手拿起金刚圈,停在半空,想了片刻)
  至尊宝: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但是我没有珍惜,等到了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尘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可以给我一个机会再来一次的话,我会跟那个女孩子说“我爱她”。如果非要把这份爱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一阵寒风吹过,至尊宝合上双眼,缓缓戴上金箍……)

  点评:这不是诗,不是小说,而是“爱与怕的生活”。商业片里的严肃,无厘头后的深刻,搞笑片中的歌哭,这是诗,这是小说,这是“爱和怕的生活”。

  7.(悟空最后望了一眼终成眷属的恋人,转身隐没在人群中。其背影被女子注意到了。)
  男子:干什么?
  女子:那个人样子好怪啊!
  男子:我也看到了,他好象条狗啊!
  (女子笑着依偎在男子怀中,仍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个远去的背影,似乎有几分惆怅。悟空低头缓走一会,突然洒脱地昂起头挺起胸,将金箍棒架在肩上,大踏步而去。)

  点评: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只做鸳鸯不羡仙。而人生充满了无可奈何,执手最多也只能相看泪眼。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做一条狗吧,纵浪大化,不喜不惧,放荡形骸,看破红尘,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喃呒阿弥陀佛。

  (以上摘自《大话西游》)

  8.秋香:作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你是不是感到很大的压力?
  唐伯虎:这个问题问得好!
  秋香:你喜欢什么颜色啊?
  唐伯虎:黄色。你呢?

  点评:这是搞笑片中的不朽创意,每一句都是名言警句。文学是一种人学,语言也是一种艺术。黑色幽默俯拾皆是,名人名言脱口而出。

  9.(9527用暗器打断了小姐们的风筝,春香让他进园子来捡。园门口处立一牌子:“下等人与狗不得入内”)
  9527:(指着牌子,为难的说)
  不妥吧,我是下等人。
  春香:我们不把你看作下等人,只不过把你当成一条狗。

  点评:“唯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在因特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传统的屈辱,到了现代就成荣耀了。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物是人非,之乎者也!

  10.华夫人:想娶秋香为妻,没那么容易,你已经卖给华府做下人了。
  唐伯虎:对啊,你再看一看卖身契每一句话开头一个字--我为秋香!

  点评:民间智慧的气息在无厘头电影里大放异彩,传统文化的踪迹却在商业泡沫片中草灰蛇线,这不能不是一种讽刺,一种慨叹。《围城》结尾写道:“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器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

  (摘自《唐伯虎点秋香》)

  (八)看上去很美

  1.公堂之上,水师提督的儿子成昆桀骜不驯,有恃无恐,还作势扑向包龙星。包龙星大为愤慨,径直把脚伸向咆哮的成昆,谁知成昆真的一口死命咬住靴子。包龙星转身走回摆案,成昆仍然咬住靴子不放--下一镜头:原来是师爷的脚!

  点评:这种逆转就是幽默,幽默就是事实的出乎意料和感情的突然暴发。喜剧就是把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2.包龙星的死对头、后来又是活保镖的豹子头被五花大绑捆在人形木箱里,呲牙裂嘴,怒发冲冠。师爷无聊抓弄,揭开箱子中间的盖子,放了一只老鼠进去。包龙星大打抱不平,“太不讲人道主义了”--下一镜头:从背后拿了一条蛇也放了进去,"让蛇咬死老鼠!"

  点评:本想峰回路转,谁知却是穷山恶水,人不绝望才怪,人不狂笑才怪!

  3.名妓房内,客人接踵而至,笑料不断。包龙星躲到了床底,豹子头也躲了进来。两人正揪缠厮打,另一白面小生也躲了进来。
  包龙星问:“贵姓?”
  回答:“爱新觉罗。”
  房内另一糟老头对名妓动手动脚--下一镜头:三人轮流痛骂:“禽兽!”“禽兽!”“禽兽!”

  点评:大清皇帝也来拈蜂惹草,糟老头子也想大吃豆腐,骂得好!

  (《九品芝麻官》)

  4.李香兰奉命干掉007,007差点就要跑出射击范围,突又折返回顾,子弹正中大腿。李香兰惊恐不已正要逃窜,007却又挣扎爬上车来,送给她一只白玉兰花--下一镜头:下一镜头反复回放,007跑向花丛,为李香兰摘花。音乐舒缓弥漫,张学友唱的《李香兰》:“啊……是杯酒渐浓,或我心真空,何以感动…”

  点评:香港的电影配乐才华横溢,美伦美奂,那是视觉之外的另一种心灵感动

  5.007 用杀猪刀杀死坏蛋长官,与李香兰真情爆发--下一镜头:夕阳的光辉映照,猪肉案子不停摇摆,杀猪刀屹立不动,其上闪着几个大字:“民族英雄,小平送”。

  点评:无厘头电影有着丰富的信息,庞杂的背景,心照不宣,会心一笑。

  (《国产007》)

  6.苹果选A,香蕉选B,狗叫则选D。

  点评:中小学生的考试伎俩。

  (《逃学威龙》)

  7.周星驰在空气中游泳,撞到玻璃门上。

  点评:过程好,结果也好。

  (《情圣》)

  8.她摔凳子的动作,鲜明的表现了“后现代主义”对社会的强烈不满!

  (《大内零零发》)

  9.周星驰大喊一声:“看蕉!”一根香蕉果然迎面打去。

  点评:谐音。

  (《食神》)

  10.西毒说:“翻过了那座山头,仍是一样的沙漠。”

  点评:对不起,写得晕头了,这明明是王家卫执导的《东邪西毒》嘛!

  (九)结束语:

  从文化的忧柔寡断,走向政治的游仞有余,再走向爱情的黯然神伤。唐伯虎的嬉笑怒骂,走向孙行者的道德律令,再走向韦小宝的流氓习气。《唐伯虎点秋香》的赏心悦目,也经由《大话西游》的欲哭无泪,到了《鹿鼎记》的鄙夷不屑。周星驰研究以失败告终,解构本身就是解构,搞笑初衷即为搞笑。文化是多余的,信仰是多余的,爱情也是多余的。

  后什么现代啊,而且主义?!

  其实王晶的绝妙创意,周星驰的精神表演,很大程度上占了角色的便宜,也占了历史的便宜,再加以商业的篡改,流行的包装,也就有了“搞搞新意思”和“后现代主义”的可能。他们可以读出多种解读模式,也有理由继续商业推销,但还是逃脱不了文化、政治和爱情的一丝质疑和一缕拷问。而在香港,很少有人来研究和评论周星驰,大学亦是。

  德国抒情诗人里尔克写:谁此刻无端端在世界上某处哭,无端端在世界上哭,在哭着我;谁此刻无端端在世界上某处走,无端端在世界上走,在走向我;谁此刻无端端在世界上某处笑,无端端在世界上笑,在笑着我;谁此刻无端端在世界上某处死,无端端在世界上死,在望着我。--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陶渊明)

  阿根廷魔幻作家博尔赫斯写:我曾是哈姆雷特,曾是堂吉诃德,曾是尤里西斯,我曾是所有的人。再后来,我什么人都不是。--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陶渊明)
 

非常男孩 版权所有 (C) 2008 www.VeryBo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