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创造腾讯神话?之二
2000-08-01· ·FortuneAge.com
深大学生演绎硅谷传奇
文静而内向的马化腾
文静而内向的马化腾清清秀秀,当他夹着公文包走在人潮如织的大街上时,给人的印象更多地像一名刚刚毕业进入公司的新职员。然而,就是这个斯斯文文的马化腾与他的“拍档”们一起,以一个13人的小公司,凭借着自己开发的中文ICQ项目,硬是从成了“精”的风险投资家手里获得了22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
1998年11月11日,马化腾和他大学时的同班同学张志东正式注册成立“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当时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拓展无线网络寻呼系统。
在很长时间里,他和他的伙伴们都还没有开发中文ICQ的“野心”,他们明白这其中的技术难度,同时他们更清楚,要自己经营一个高速成长的软件项目,需要的投入是何等的庞大。OICQ的开发,可以说是一系列“偶然”因素的巧合,而其中最关键的一点,用腾讯公司几位“拍档”几乎异口同声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幸好我们输了。”
当时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为寻呼台建立网上寻呼系统。这种针对企业或单位的软件开发工程可以说是几乎所有中小型网络服务公司的最佳选择。因为这涉及到一个公开的秘密:自己经营网站不但不能赚钱,还要往里贴进很多钱去。ICQ同样如此。
因此,马化腾和他的伙伴们一开始想的是开发一个中文ICQ的软件,然后把它卖给有实力的企业。
“像邮局、银行系统,它们经常会投入一二千万去做一些项目,我们也想接这些单,当时联系了一些公司和单位,他们都有意思上这个(指中文ICQ)项目,我们也都写了项目建议书。”
结果在招标时,另一家公司赢得了这个机会。“现在回过头来看,这反而是件好事,如果当时我们中标的话,那现在这个软件就已经不属于我们了。当时我们报的价是30多万。”
由于当时软件已经接近开发成功,大家一致同意把它完成,“大不了自己经营,当时想的就这么简单。”
当时国内已经有两家经营中文ICQ项目的公司,起步比腾讯早了半年。1999年2月,腾讯在互联网上推出OICQ的第一个测试版本,两个月后注册用户已达20多万,此后用户数量呈指数型增长,到1999年底,OICQ的注册用户已经达到空前的130多万,平均在线用户15000多人,占整个大陆中文ICQ用户市场份额的80%以上,同时也成为大陆网站中在线人数最多的“热门”服务网站。
腾讯OICQ超越了传统ICQ的范畴,不仅是互联网虚拟寻呼机,更令人叫绝的是,它还有“贴身跟踪”功能:OICQ可以同传统的无线电寻呼网、GSM移动电话短信息联通。现在,OICQ已经和超过1000多万的无线寻呼机联网,覆盖国信、联通、中北、万声、万立通和中铁等大型无线寻呼网络,成为国内最大的无线互联寻呼网。如果你的朋友登记了寻呼机或开通了GSM手机短信息,即使离线了,你的信息也可从茫茫人海中把他“揪”出来。可以说,腾讯当初选择发展无线寻呼和虚拟ICQ寻呼相结合的路子是走对了。
网络寻呼发展之所以这么快,在于它对上网的人帮助很大:你可以随时知道你朋友是不是在线上,可以在网上选择新朋友,可以在需要帮助时随时向在线的朋友或网友求助。这样,上网时就不会觉得很孤独了。
然而,当他们真正开始自己经营时,才发现事情远远没有这么简单。按照他们的设想,OICQ能够在一两年的发展里,拥有十几万用户,在线人数有几千就很满足了。因为当时比他们早开办的几个中文ICQ也就这么个规模。
结果没想到,在他们推出OICQ的第三个版本之后,注册用户数在一两个月之内就已经达到了几十万,而且增长的势头越来越猛。用户量剧增导致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资金告急,从添加设备到拓宽线路,从增加开发人员到投入管理费用--每一项都像个吃不饱的“无底洞”。而OICQ作为一项免费的服务项目,又不可能从用户的增加里得到直接的利润回报。在这个时候,融资已经成了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了。互联网上的经济学之一:免费的午餐
从这里开始,我们才算进入这个深圳版的“硅谷传奇”的核心。
“当我们开始准备融资的时候,才发觉,原来我们连商业计划书怎么写都不明白。”马化腾说这话时,脸上露出一种近乎玩笑式的“不堪回首”的神情。
“我就去买各种各样的教材,甚至在软件市场上还找到了专门用来写商业计划的软件。”然而,他们所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他们发觉很难向别人解释清楚自己赚钱的“理念”。
在IT业内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谁都想弄明白可能都弄不太明白:该怎样在互联网上做生意?”
而《商业周刊》在评选出互联网上最有影响的25个人后,更是直言不讳:“在互联网领域,你确实很难看得清。这个领域新到连价值规律、商业规律都是全新的甚至反传统的。”
反传统之一在于互联网提供的大多是免费的服务。以OICQ为例,十几个人的公司,辛辛苦苦赚了一点钱,又是买设备又是租线路,再花上几百个工作日开发出一个软件,然后不辞辛苦地四处宣传,为了什么?
脑筋稍微“正常”一点的人都会想到,是为了通过他们的服务赚钱。但事情偏偏就这么蹊跷:他们只是想让你从互联网上免费下载他们所开发出的软件,然后再免费地使用它。
千万别产生这样的误解,以为你用了OICQ的软件,上网时间长了,电信局就会把从你那儿赚来的电话费、上网费什么的分一点儿给腾讯公司--事实是,腾讯公司还得为此向数据通讯局交上一笔为数不菲的服务器托管费。
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明白为什么所有经营互联网的公司,包括赫赫有名的Yahoo!、亚马逊等等都好像比赛似地比着亏钱了。
对此,《时代》周刊的主编沃尔特对亚马逊老板杰夫?贝索斯的评价可以做一个注脚:“他(贝索斯)试图依靠增长速度,而不是利润来建构一个公司。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这种理念无论是好是坏,无疑都已经改变了1999年的整个经济模式。”
而贝索斯自己则说得更加含糊,也更加自信:“人们满怀激情地相信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未来,因此他们也多多少少是带着这种信仰来投资的。我们确信,一味专注于短期的利润,肯定是一个大错误。与此同时,我们当然也必须关注长期的利润。”
马化腾与他的拍档张志东都谈到了在融资过程里遇到的尴尬和困惑:按常规向银行贷款是决不可能的,因为银行根本就不相信你的财务报表里,“用户数量”居然也能成为借贷信用;当时他们想到的路是找个人投资,找来找去找不到。
那是腾讯最艰苦的一段时间,在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里,他们日以继夜地干着一些平时自己根本“不放在眼里”的活儿。为的只是要赚到一点点钱,再投入OICQ这个“无底洞”里去。
“平心而论,我们公司的技术水平是相当高的,假如不开发OICQ的话,即使只接企业的大单也足以维持整个公司的运作与发展。但当时一方面要维持OICQ的后续开发,另一方面又要尽可能多地赚到钱来‘养’这个项目,确实有点狼狈。”
在最困难的时候,马化腾、张志东这几位公司的“老板”只能尽力保证员工的工兹说幕袄此担澳堑闱簿凸宦虻愣梢鲜裁吹摹!?/p>
就在这时候,深圳的投资环境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随着“高交会”的召开和WTO协议的签订,“大概是1999年下半年的时候,IT行业的风险投资这股风气就比较浓厚起来了,我们产品的优势也体现出来,大概每隔几个月用户就会翻一番。”
就在这时,风险投资商挤进来了。奇怪,他们就相信这一套,马化腾自信地说:“他们相信腾讯,就因为看中了我们的用户增长速度。”
这时,马化腾与他的伙伴们一直“说不清”的商业理念也找到了“知音”。奇怪,那些风险投资商就相信这一套,马化腾自信地说:“他们相信腾讯,就因为看中了我们的用户增长速度。”当开始进行投资谈判时,OICQ的用户还只有一二十万,而当谈判结束时,这一用户量已经突破了100万,开始冲刺200万的关口了。也正因为如此,IDG的资金给得特别快,“现在只是一些简单手续上的操作问题。”马化腾的这句话看似简单,实际上却隐含着中国IT行业心底一个“永远的痛”。
|
|